2023-03-31 10:08:02
德国,日本,意大利三个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德国人均GDP5万美元,日本4万美元,意大利3万美元,三个国家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汽车产业很发达,都是其支柱产业,德国的宝马、奔驰、大众,曾经中国人有钱人、中产买车的主流选择,日本的丰田,日产,本田,斯巴鲁薅尽世界人民的钱包,意大利的、玛莎拉蒂、兰博基尼在高端市场上人尽皆知。这些赚得盆满钵满的车企正是这些国家的经济支柱,养活了大批中产阶级,而这些中产阶级带动了大量的社会消费支持了这些国家的经济。
拿日本举例,虽然日本在家电、手机、通讯、电脑、四大领域从1990年代开始节节败退,但日本人日子一直过得不错,是因为再怎么退,他们还有汽车产业。全球汽车产业是1万亿美元,其市场规模是手机+电脑+通信设备三大市场的总和。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铃木、三菱、五十铃、斯巴鲁的企业总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美元,位居世界汽车产业第一位,由这些汽车巨头衍生的零部件规模,也是全球第一。汽车产业直接每年为日本提供了542万个就业岗位,这是为什么日本在2021年人均GDP还能接近4万美元的原因。
日本汽车公司最普通的社员的年薪是688万日元,合人民币34万元,这样的岗位在日本有540万个,这批中产带动了大量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薪资,让日本的厨子年薪都达到了25万人民币,而超市收银员能拿12万的年薪,而中国收银员是四万左右。
我们再来看看德国,去年GDP增长只有0.6%,汽车工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8%-9%,2019年德国汽车产量处于22年来最低水平,其中出口同比大跌13%。
随着时代的到来,新能源车的销量比重越来越大,这些传统油车企业的优势慢慢被打磨掉。新能源车企,,中国的,吉利,蔚小理来了个弯道超车,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卖出了325万辆,占全球的50%,特斯拉全球电动车销量占全球14%,大众占12%,上汽占11%,比亚迪占9%,暂时只是全球第四,但比亚迪的产品在2022年质量上和数量上出现了惊人的增长,比亚迪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丰田,在2023年国内达到300万辆的销量,然后在国际上抢丰田和大众的市场份额。
这个背景下,欧洲提出要在2035年停止销售燃油车,这些国家立马反应过来,突然发现自己要悲剧了,收回自己信誓旦旦的支持停止销售燃油车的言论,投起反对票了。
6月21日德国财政部长表示欧盟2035年停售燃油车的决定是错误的,德国政府不会同意这项法案,紧接着意大利前总理在推特上火力全开,说禁售燃油车对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数百万汽车产业工人来说是一场噩梦。接下来丰田的丰田章男也跳出来说日本政府禁售燃油车的计划会让整个日本无法再制造汽车。
这些国家之前可是白纸黑字表态要停止生产燃油车的,这一下眼看着打不过,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自己打起自己脸来了。他们预见到燃油车的衰落将会导致自己的竞争力丧失,进一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日本的500万高薪岗位供不起的后果将相当严重,失去汽车产业的日本以后国家经济将靠着餐饮,旅游养活那么多人,到时候他和东南亚有啥大区别么,直接成为北京的后花园?讲真,日本服务业还真挺不错的,我上次在京都买双鞋,服务员都是跪着给我穿上的。
、小鹏、、、、吉利、长城加油吧,冲垮日本的汽车产业是对日本丑恶历史的最大反击!